【健康科普】麻风病
2025-01-24 16:36:41在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,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守护者,始终致力于麻风病的防治工作,为我们的健康防线添砖加瓦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麻风病,消除误解与歧视。
认识麻风病
1.古老疾病的真实面貌
麻风病,也被称为汉森氏病,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,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。这种细菌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、周围神经、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。 麻风病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,医学界曾将麻风、梅毒与结核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。早期症状可能只是皮肤上出现浅色或红色斑块,表面干燥、脱屑,伴有感觉减退。由于神经受损,患者还可能出现手脚麻木、肌肉无力、面部变形等症状。
但要知道,麻风病虽然听起来可怕,可它的传染性并不强。绝大多数人对麻风杆菌有天然免疫力,只有密切接触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患者,才有可能被传染。而且,只要早发现、早治疗,麻风病完全能治愈。
2.传播途径
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皮肤密切接触传播。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出的飞沫中含有麻风杆菌,这些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。不过,95%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,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,发病的比例也很低。
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
临床表现
麻风病的平均潜伏期为3-5年,大多数患者缓慢发病,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且无特异性,患者往往不知不觉地得上了麻风病,甚至出现了畸残才去就诊。麻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和神经症状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。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,病期长时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,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、歪嘴、爪形手、垂足、足底溃疡等畸残。
治疗方法
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,并不可怕。过去,由于许多麻风病患者未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,导致病情恶化,出现令人恐惧的畸残面容,这是人们害怕麻风病的主要原因。然而,实际上,麻风病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。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方案,患者可直接在家接受治疗。用药1天后即可杀灭体内99%的麻风杆菌,多菌型病人规则服药2年、少菌型病人服药半年即可治愈,并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复发
如何预防?
1.预防方法
●提高认识:虽然麻风病在我国已经较为少见,但仍需提高警惕,特别是高发地区的人群。
●加强个人卫生:注意勤洗手、洗脸、漱口,尽量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麻风病患者的皮损和飞沫。同时,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,以增强个人抵抗力。
●早期发现与治疗:一旦发现麻风病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。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,减少传染和致残风险。
●切断传播途径:对确诊的麻风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,以消除传染性。同时,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,消除歧视和偏见。
2.我院的坚守与成就
多年来,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在麻风病防治领域成绩斐然。医院组建了专业素质过硬的防治团队,成员们不断学习前沿知识与技术,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。
在普查方面,工作人员深入社区、乡村,逐户排查,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。对于疑似患者,及时进行细致诊断,确保早发现。在治疗上,医院严格遵循国际标准,为患者提供免费、规范的联合化疗方案,大大提高了治愈率。同时,还为治愈后的患者提供康复指导,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。
3.消除歧视,让关爱照亮患者前行路
在与麻风病斗争的历程中,歧视是比疾病更难攻克的“堡垒”。麻风病患者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病痛,更要面对外界的误解与歧视。他们在就业、婚姻、社交等方面困难重重,心灵遭受巨大创伤。
但歧视是毫无道理的。麻风病患者治愈后和正常人并无差异,他们同样为社会发展贡献过力量。我们应给予他们理解与尊重,像对待其他疾病患者一样,用爱接纳他们。
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一直努力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。通过举办科普讲座、社区宣传活动等,向大众普及知识,纠正偏见。希望大家能一起行动,拒绝歧视,给患者温暖与支持。
防治麻风病,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参与的接力赛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在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专业机构的引领下,消除麻风病的威胁,用爱为患者撑起一片蓝天,让“麻防”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。